<small id="k20cg"></small><small id="k20cg"><td id="k20cg"></td></small>
  • <td id="k20cg"><li id="k20cg"></li></td><td id="k20cg"><li id="k20cg"></li></td><small id="k20cg"><small id="k20cg"></small></small>
  • <small id="k20cg"><li id="k20cg"></li></small>
  • <td id="k20cg"><td id="k20cg"></td></td>
  • <td id="k20cg"></td>
  • <td id="k20cg"><li id="k20cg"></li></td>
  • <td id="k20cg"></td>
  • <td id="k20cg"><td id="k20cg"></td></td>
    logo
    搜索
    新聞中心
    News Center

    科學定位、強化融資、精干主業、創新管理、穩健經營、持續發展
    Changchun City Development Group
    “兩會國企新聲”第一輯:深化改革聚 焦轉型升級 肩負使命服務國計民生
    發布:2021-03-15 11:13:51 閱讀:5500

    3月4日下午,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,2021年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,代表委員齊聚北京、共商國是。

    兩會期間,《國資報告》將持續推出“兩會國企新聲”欄目,一起見證中央企業和地方國資國企的兩會代表、委員,如何就科技自立自強、鄉村振興、穩就業保民生、“碳達峰”和“碳中和”、高水平對外開放等熱點話題,建良言獻良策開啟履職之旅。

    今天,我們為您分享“兩會國企新聲”第一輯——《深化改革聚焦轉型升級 肩負使命服務國計民生》。

    關鍵詞一:綠色發展

    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華電董事長、黨組書記溫樞剛:推動能源轉型展現國企擔當

    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,能源保障供應不僅要跟得上,保證安全高效,還要提升品質,做到清潔低碳。對此,溫樞剛建議,要持續推進從保障供應向增加有效供給轉變、從規模擴張向注重效益提升轉變、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,從而推動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堅持在能源安全保障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,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國企擔當。

    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國華電將“推進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”作為重點任務之一,努力2025年實現碳達峰。溫樞剛表示,中國華電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讓綠色成為公司發展的鮮明底色:發展風光電,推動形成建設一批、優選一批、儲備一批的發展格局;推進水電發展,努力打造精品工程;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,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碳排放強度。

    全國政協常委,哈電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斯澤夫:以電力安全為核心統一制定“碳中和”規劃

    基于國內“2030年碳達峰”、“2060年碳中和”背景下,“十四五”期間我國新能源產業勢必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,承擔更重要的歷史使命?!暗臀覈幻?、少油、少氣’的能源結構,結合近期美國得州出現的‘大規模停電’事件反映出的問題來看,必須要解決新能源電力系統穩定性和波動性的問題,能否充足穩定持久進行安全的電力供應,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關鍵?!彼節煞虮硎?。

    為此,斯澤夫提出四點建議:

    一是建議以電力安全為核心,推進我國碳達峰規劃,有序減少火電。

    二是建議由國家能源局在堅持全國統一一盤棋的前提下,統一制定全國的“碳中和”十年規劃,統籌推進“碳中和”。

    三是建議科學處理“碳中和”過程中的地區差別問題,特別是電力需求量大的地區,應保證一定的傳統化石能源比例,全力保障能源安全,并通過建設清潔高效燃煤機組和實施在役機組延壽等方式,最大限度控制碳排放。

    四是建議進一步解決新能源穩定性的技術問題。加強新能源產業發展技術創新,大力支持儲能技術研發和實踐,重點解決好日常高峰低谷調峰、季節性調峰問題以及極寒等特殊工況下的能源安全穩定問題。

    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節能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宋鑫: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,體制機制創新要跟上

    我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新增產量大、歷史堆存量大、分布不均衡、成分復雜。因此,目前大宗工業固廢仍存在利用量小、附加值低、利用成本高、技術開發投入不足、市場活躍度較低、同質化競爭、產能過剩嚴重、整體產業科技支撐嚴重不足、法律法規不完備、配套政策不協調等問題。

    “化廢物為資源、變包袱為財富,是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必由之路”。為此,宋鑫提出相關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三點建議:

    進一步摸清工業固廢產生和利用“家底”,建立“全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信息平臺”,形成全國重點區域、重點行業管理數據庫。

    針對大宗工業固廢大規模利用的“卡脖子”問題,建立新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,強化對綜合利用技術創新的支持,破解綜合利用產品銷路的政策障礙。

    圍繞當前突出的大宗工業固廢處理處置問題,高水平整合全國資源,進行合力攻關,爭取早日突破。

    關鍵詞二:制造業轉型升級

    全國政協委員、航空工業黨組書記、董事長譚瑞松:加快發展制造業高水平“數·智”解決方案供應商

    當前,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約為27%,未來15年需要保持在30%水平線上,才能支撐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。通過“數字化+智能化”轉型升級,提升制造業綜合競爭力、向高端制造業邁進刻不容緩。

    譚瑞松認為,高水平“數·智”解決方案供應商是推動制造業整體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,也是加快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前提。因此,他建議,發揮航空工業集團和先進制造業領軍企業的戰略性作用,協同產業鏈上下游、產學研力量,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,打造任務型創新聯合體,面向我國制造業發展需求,培育和發展全球領先的“數·智”解決方案供應商,構建起中國特色、先進完備的“數·智”能力體系和創新卓越的“數·智”產業生態。

    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中鐵裝備集團總工程師王杜娟:踐行“三個轉變” 推動地下工程裝備產業升級

    “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、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、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”,2014年5月10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時提出了“三個轉變”,為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、打造中國品牌指明了方向。

    “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,我們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,高度重視向服務型制造業升級,在打造高端裝備產品的同時,也為客戶量身定制一攬子優質服務?!蓖醵啪暝敿毥忉尩?,“在以設備施工為工程主體的領域,定制化大型高端裝備制造企業,結合工程設計推動工程施工和產品的技術革新,可以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,具備總集成總承包服務的先天優勢。

    因此,王杜娟建議制造企業能夠進行總承包,可以通過不斷的工程實踐帶動創造更多的創新產品,也更加有利于更多的新產品更快地投入市場之中。要進一步破除制造業企業進入服務業領域的隱性壁壘,持續放寬市場準入,支持裝備企業取得工程和設備總承包資質,為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型提供動力,全面提升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。

    關鍵詞三:服務國計民生

    全國人大代表、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、黨組書記于旭波:國企辦醫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力量

    目前,國企辦醫,特別是央企醫療集團,已經成為政府辦醫之外,公立醫療機構的第二國家隊,是社會辦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能夠與政府辦醫相互補充、相互促進、共同發展。

    但是基于國企辦醫產生的特殊歷史背景和現狀,國企辦醫仍然存在辦醫主體不清、土地權屬不明、不能平等參與區域醫療服務體系等問題,不利于促進國企辦醫高質量發展及公立醫院改革與管理模式創新。

    為此,于旭波在2021年兩會提交了關于提升國企辦醫權益的4點具體建議:一是切實保證國企辦醫平等參與區域醫療服務體系建設。二是落實政府對國企辦醫的籌資責任。三是針對國企辦醫登記為事業單位的事項作出授權。四是對設立為獨立法人的國企辦醫提供劃撥土地政策支持。

    全國政協委員、保利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徐念沙:三方面加快推動養老行業發展

    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,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。目前,養老服務消費潛力、市場活力尚未充分激發,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依然存在。如,養老行業政策體系性、落地性有待提升,支付能力與供給成本錯位,盈利模式尚未跑通,養老產業生態發展滯后,未形成良性循環等。

    對此,徐念沙建議,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化設計,加強多環節執行和落地;持養老行業降本增效,增強造血能力;支持“三位一體”中國特色養老模式發展等三大舉措,進一步完善養老行業體系化政策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欧美老妇精品另类